公司的库存管理对于企业的运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有效掌控企业的存货数量、品质和变现能力,另一方面还能降低存取货物的成本,减少滞销和浪费。因此如何盘点存货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篇文章将围绕如何盘点存货这一主题展开,为大家详细解析盘点的方法、注意事项及案例分析。
一、 盘点的方法
盘点存货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盘点和账务盘点两种方式,下面将分别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的解析。
1. 物理盘点
物理盘点是指通过对库房的实物进行检查、核对、计数来确定实际的库存数量,这种方法可以使企业更加准确地掌握企业实际库存量,避免出现漏盘、多盘等问题。
盘点前需要制定详细的盘点方案,确定盘点区域、盘点时间、盘点人员、盘点记录表和盘点方法等具体内容。 在盘点进行期间,组织检查人员按照任务分工和盘点方法进行逐一清点,把识别问题的记录标记在盘点表上,最后再整合确认存货数量,并更新的帐实数。
同时,在物理盘点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盘点过程中应注意物品的保管和品管,以防物品损坏影响正常流通。
- 不同的仓库物品分别盘点,加强物品的分区管理,防止物品被过度盘点,造成损失。
- 对于易损易变的物品,及时盘点站出尽快更改数字,避免对企业运营产生不良影响。
2. 账务盘点
账务盘点是指通过核对财务报表以及会计账簿等资料,对原有存货的数额与财务报表的数额进行比对,确认帐面存货和实际库存之间差异的方法。这种盘点方式省去了对物品的查找、清点等繁琐操作,可以弥补物理盘点可能出现的漏盘和多盘现象。
账务盘点主要分为两种方式: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这两种方式各有其优劣点。在选择盘点方式时,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衡量利弊,选用最适合的盘点方式。
二、盘点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进行盘点之前,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盘点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1. 制定详细的盘点方案
盘点方案是盘点工作的纲领,要制定出盘点的前提条件、组织准备、操作流程、安全措施、数据处理及分析的方法和标准等。只有通过制定详细的计划方案,才能保证盘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减少出错和漏洞的风险。
2. 严格组织盘点人员
盘点工作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负责,要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盘点人员的数量和具体工作任务。盘点人员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并严格遵守盘点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确保盘点过程中不发生任何意外。
3. 评估盘点工作风险
在盘点结束后,要评估盘点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避免后续生产和运营过程中出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记录和分析盘点数据,从而更好地配合企业财务预测和决策,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
4. 优化盘点流程
盘点工作是持续性的,所以优化盘点流程是非常必要的,能够有效提高盘点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消耗。通过对盘点操作流程进行调整、改善和优化,企业可以加快盘点的速度和减少盘点的错误率。
三、盘点案例分析
下面通过两个实例对盘点工作进行具体分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盘点的操作方式和注意事项。
1. 实例:盘点耗材库房
企业A需要对耗材库房进行盘点,以确保企业的生产需求得到满足,同时降低库存的减损率。
步骤一:制定盘点方案。
通过制定盘点方案来确保盘点的准确性和规范化。制定盘点计划,并确定盘点人员的数量和工作任务。
步骤二:清点物品/商品毛重/净重 , 并称重识别盘点。
组织检查人员按照任务分工,分别对库房的不同区域逐一清查商品、物品毛净重以及用波动性方法进行盘点,将盘点结果记录在盘点表上,并填写消耗情况,保管情况等附加记录。
步骤三:组织价格核算。
将实际盘点结果输入企业ERP系统,并进行价格核算,得到准确的账面总额和实际库存数目。
2. 实例:虚盘利益共享
企业B在进行盘点时发现出现了虚盘,经过对原因的分析,企业领导决定采取正确的措施解决问题。
步骤一:确定虚盘的原因。
通过数据和实物进行分析,查明虚盘的产生原因。考虑到其他员工可能存在漏洞,采取逐一排查所有员工涉及到工作环节的方式,查找存在的漏洞。
步骤二:采取正确的措施。
通过外部内部检查,发现某个员工写错了库存凭证实际值,这是导致盘点虚盘的根本原因。为了让这个员工对自己的错误有所认识,企业领导采取了惩罚和培训的措施,以确保错误不再发生,并且对于所有员工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监督和检查。
步骤三:推行盘点利益共享机制。
虚盘不仅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也容易使员工不稳定,减少工作积极性。因此,企业领导决定推行盘点利益共享机制,让员工参与盘点,通过共享盘点结果来促进员工对盘点的积极性和工作态度,同时也有效地减少了虚盘问题。
四、结论
综上所述,盘点存货是一项必要的工作,也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灵活运用盘点方法,严格执行管理措施,采取主动的措施解决盘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达到盘点的目的。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制定详细的盘点计划,严格管理盘点人员,评估盘点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优化盘点流程。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和成长,为企业实现更加优质、高效的生产提供有力保障。